查看原文
其他

副中央窝加工相关理论

眼动研究 自我整合 2022-04-26

副中央窝加工相关理论


近年来,阅读中眼动控制模型的研究己成为一个相当活跃的研究领域,不同的眼动模型对副中央窝预视效应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序列加工的观点(包括 McConkie的“聚光灯”理论、 Morrison的眼动模型以及 Reichle等人的E-Z读者模型);平行加工的观点(包括 Inhoff等人的GAG模型和 Engbert等人的SWIFT模型);交互激活模型(主要指 Glenmore模型)。

1  序列加工的观点

McConkie(1979)认为,在阅读过程中,可能存在一种独立于外部眼动的内部注意转移机制,这种注意转移机制像一个聚光灯,当我们进行阅读时,聚光灯会沿着阅读材料移动。当对词的加工遇到困难时,比如遇到低频词,聚光灯就会停止移动,这时就会有一个信号传给眼动系统,使眼睛移动至遇到困难的地方。

Morrison(1984)在“聚光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为精细的眼动理论模型,该模型有两个基本的假设:第一,如果单词 N被注视并且被注意,那么在其词汇通达后,会立即并同时引发指向单词 N+1的注意转移和注视单词 N+1眼动程序。第二,如果注意转移到了单词 N+1,那么对单词 N+1的词义加工就开始了。如果此加工在执行单词 N+1的眼跳之前完成了,那么内部注意将转移到单词 N+2之上,并且开始编制移动到单词 N+2的眼动程序(与单词的 N+1眼动程序平行)。 Morrison认为,副中央窝预视效应是由于在眼动发生之前,注意的焦点已经指向第 N+1个词上了。高频、高预测性的短词更容易被跳读,是因为该词在副中央窝内已完成加工,因而不必注视。但该模型不能解释中央窝信息加工的难度影响副中央窝预视效应的现象。

在 Morrison模型的基础上,Reichle等人(1998)提出 E-Z读者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是,阅读中的眼动大多由词汇通达引起的,阅读时的眼动过程包括五个阶段:(1)对一个词的熟悉性验证;(2)完成对该词的词汇通达;(3)不稳定的眼动计划阶段;(4)稳定的眼动计划阶段;(5)实际的眼动阶段。该模型认为,在阅读中,内部注意系统对单词的加工是序列加工。只有完成对目标词的熟悉性验证和词汇通达,注意才会转移到下一个单词。当目标词容易被加工时,在眼跳之前,注意已经转向下一个单词,于是产生副中央窝预视效应。而当目标词出现加工困难时,眼跳的发生可能会早于注意的转移,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回视。

在 E-Z读者模型的最新版本中,Reichle等人(2003,2006)认为,副中央窝-中央窝的处理模式受加工信息的限制,如果处理低水平的信息(如正字法信息)时,读者会采取平行加工的方式;如果对高水平的信息(如语义信息)进行加工时,读者仍然运用序列加工方式。该版本可以成功地解释注视点右侧的正宇法信息对当前注视点加工的影响。

总之,序列加工的观点将外显的眼动与内隐的注意机制分离开来。对副中央窝单词的加工是由于注意转移引起的。但在加工时间上并没有重复,即词汇加工严格按照序列进行的。

2  平行加工的观点

Inhoff等人(2000)提出注意梯度指引模型(guidance by attentional gradient, GAG),该模型认为,⑴某一时刻,在有效的视力范围内,所有单词而非只有一个单词受到注意并获得词汇分析;(2)注意在空间上连续分配是由一定的梯度值决定的;(3)梯度值是注视位置(即得到注视的单词的视觉分辨率高)和言语分析结果(如言语分析值较高的单词很难识别)的函数;(4)单词识别(如亚词汇单位或单词顺序)的成功与否可能导致梯度值的调整(如注意中心的动态调整)。没有得到识别的单词,注意的分配会增加,而得到识别的单词,注意的分配会减少;(5)程序眼眺朝着新的注意中心。该模型可以解释当中央窝单词难以加工时对副中央窝加工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在此基础上, Engbert等人(2002)提出了一个基于空间分布式的眼动控制模型,即受中央窝目标抑制的眼跳产生式模型(saccade-generation with inhibition by foveal targets, SWIFT)该模型有三个假设:⑴在注意窗口中词汇信息加工呈空间分布;(2)选择眼跳的时间和选择眼跳的目标是分离的;(3)中央窝目标抑制眼跳产生式。该模型认为,在注视点周围 2度视角以内的信息得到中央窝加工,副中央窝(5度视角以内)提供了当前注视词右侧(或左侧)单词的信息。由于从中央窝到副中央窝视敏度逐渐降低,所以在中央窝的词汇加工速度是最快的,从中央窝到副中央窝词汇加工速度逐步降低。该模型的一个关键概念是空间分布加工,并得到一些实验研究的证实。如 Kennedy(2000)发现,词汇加工分布在一个比单个词更大的区域上。

总之,平行加工的观点强调,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它不止是定位于目标词上,而是以递减的方式同时分配到目标词以及与目标词邻近的单词上。副中央窝内的单词会占据部分的注意资源,从而使对目标词的加工受损,使目标词的加工时间变长。

3  交互激活模型

最近,Reilly等人(2003, 2006)提出了一种阅读中眼动控制的交互激活模型,又称为 Glenmore模型。该模型的主要特色在于运用显著性地图(saliency map)和注视中心(fixate center, FC)模块,显著性地图为自下而上的视觉加工和自上而下的词汇影响之间的交互作用提供了竞争场所。FC模块激活的时间进程决定了眼跳的触发。一旦FC的活动性达到一定阈值,就会触发眼跳到具有最高显著性值的单词上,而不管这个单词处于什么位置。因此,如果单词 N+1具有最高的显著性,就会产生一次向前的词间眼跳。Reilly等人认为,预视效应是由于新词的激活而出现,并随着活动性水平的提髙而延续到下一次注视中#预视效应并非来自于注意机制的分散或再集中。他们提出一种连续机制,它能动态地调节中央窝单词及其邻近单词的相对难度对加工负荷的影响。因此,在给定的时间内,一次可以加工多个单词,不过,单词之间会为争夺词汇加工资源而相互竞争。一旦单词的激活水平达到渐进值时,便不再与其他单词进行竞争。

该模型能够解释预视效益受当前注视词难度(如低频词)的影响。通过把单词的加工模拟成一个持续的渐进过程,从而解释在加工单词 n和单词 n+1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如图,单词 n的频率是一个变量,当 n是高频词时,其活动性水平迅速达到峰值,因而避开了与单词 n+1的竞争,也就是使单词 n+1得到了加工。当单词 n是低频词时,那么在加工单词 n+1时几乎没有任何进展,从而减少了预视效益。 Glenmore模型在一个相对简单的理论框架下对预视效应做了更为灵活的解释。

参考文献

臧传丽. (2007). 副中央窝加工中言语代码作用的发展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天津师范大学).

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联系,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更多精彩请点击下列分类文章

↓↓↓

狗年大吉 | R语言培训课程

一周年 | 微信公众号改版通知

心理学 | APA论文格式参考样例

心理学 | 外文期刊排名分类汇总

RStudio | 学习手册中文翻译(三)

治疗

负性反移情感受也可能会成为决定结束治疗的一部分。某些患者可能激起治疗师的蔑视、厌倦、憎恨及愤怒。当患者谈到结束治疗时,治疗师可能会有彻底的解脱感,有些治疗师可能回避探讨患者停止治疗的愿望,以此摆脱患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